《价值:我对投资的思考》 —高瓴资本 张磊
自己的一些思考与想法:
不管在什么行业,所处什么环境,做的事情一定是要创造价值,不是在浮躁的社会环境里,老想着短期博弈的事情;
坚持第一性原理,探寻问题的本质在哪里,人们永远无法掌握真理,只能无限接近于真理,驱动事物变化的原因往往是简单的、单一的、可判断的,因此就需要从现象出发,抓住可以把握的关键要素,理解商业的底层逻辑;
第一性原理强调非比较思维,不应该做单纯的对比或类比;
当人和事完全匹配时,公司将被激发出前所未有的力量。Zoom、斗鱼、 快手、美团等很多公司等创始人团队,一定是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,干成这件事的概率是最大的;
短期的功名利禄都无关紧要,关键在于长期创造了多少价值。“桃李不言,下自成蹊”,拥有共同理念的人终会找到你。
一些拍手叫绝的句子:
凡是能被火烧掉的东西都不重要,比如金钱、房子或者其他物质财富,而无法烧掉的东西才重要。总结起来有三样:知识、能力和价值观。
有时候,模糊的正确要好过完美精细的错判。
我常常给创业者建议,要学朱元璋“高筑墙,广积粮,缓称王”。这个战略在创业中有效,也同样适用于你我的生活。
最伟大的企业家都具备一些投资人的特质,比如说他们会十分懂得怎么做资产配置,怎么分配时间,因为资产配置中最重要的资产是你的时间,这可能也是你最大的瓶颈。
在许多伟大的创业者看来,没有一定要做的生意,但有一定要帮的朋友。
珍惜你身边的人,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说再见。而你们一块走过的路,一起犯过的傻,一块流过的泪,都将成为你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之一。
我们无法预测环境的改变时点,但“用科技提高效率”这个长期趋势一定是不可逆的,是一个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。对于云视频这个行业,我们有多年研究,归根到底,Zoom创造了又一个“用科技提高效率”的典型场景。
价值投资不是击鼓传花的游戏,不是投资人之间的零和游戏,不应该从同伴手中赚钱,而应通过企业持续不断创造价值来获取收益,共同把蛋糕做大,是正和游戏。
人、生意、环境和组织;
看人:就是看拥有伟大格局观的创业者,看他的内心操守和价值追求,看他对商业模式本质的理解与投资人是否一致。人是一切价值的创造者,是企业家精神的源泉和实现载体。
评价创业者的维度有很多,既包括他能达到的高度,即能力;也包括维持能力的稳定性,即可靠性;更重要的是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初心,即有没有做有意义的事。
对于投资人来说,看人就是在做最大的风控,这比财务上的风控更加重要,只要把人选对了,风险自然就小了。
实践证明,很多一流的人才做三流的生意,有可能把三流做成一流;相反,三流的人才做一流的生意,则可能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烂。
看生意:就是看这个生意的本质属性,看它解决了客户的哪些本质需求,看生意的商业模式、核心竞争力、市场壁垒以及拓展性,看它有没有动态的护城河。
不同的行业和商业模式拥有不同的先天属性,但好的经济活动、商业模式往往是时间的朋友。所谓商业模式,包含客户价值主张、盈利模式、资源和流程。更关键的,是理解这个生意的演变可能:它从哪里来,会到哪里去,哪些前提决定了生死,哪些转折影响了成败。
比如,可口可乐公司曾经有一句名言:“假如我的工厂被大火毁灭,假如遭遇世界金融风暴,但只要有可口可乐的品牌,第二天我又将重新站起。”可口可乐靠标准化的供给满足了多样化的情感需求,因为它的生意本质是建立一种长期稳定的心理认知。
判断一个生意是不是时间的朋友,可以看它在整个市场不好的时候,能不能变得更强大;看它的规模优势能不能根本性地改变成本和运营结构;看技术创新对行业是颠覆性的还是完善性的。
看环境:就是看生意所处的时空和生态,看政策环境、监管环境、供给环境、需求环境,看资源、市场、人口结构甚至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等在更长时间内发挥效力的因素。环境包括产业生态中的组成要素,也包括人口因素、购买力因素、文化因素,以及经济周期、金融周期、产业发展周期等更宏观的因素。
有的生意已经有很明显的天花板,即便是垄断经营或者有很强的市场壁垒也不行,因为新的技术能够创造新的政策环境,从外部打破旧的天花板,比如汽车行业、通信行业的技术创新;
有的生意在发展中国家是好生意,比如家电行业、消费品行业;
有的生意在老龄化社会是好生意,比如医疗行业、宠物行业;
有的生意在家庭结构的变化下,会有许多机会。
从需求环境看,有的生意在一些国家是新产生的机会,比如便利店,因为随着家庭人数减少,人们不必一次性购入大量生活用品,随着老年人和全职女性增多,人们不愿意去远的地方购买生活必需品,而是采用就近选择;
从供给环境看,有的生意是伴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而产生机会的,这就需要判断生意的组成要素中,哪些是促进因素,哪些是限制因素,比如移动支付的普及,使得许多商业模式能够形成通畅运转的闭环。
环境是理解许多投资的出发点,同时也是最基础的判断因素,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投资人把握好的投资时点。
看组织:就是看创业者所创立的组织基因,是否能够把每个细胞的能量充分释放;看组织的内在生命力能否适应当时的经济周期、产业周期。组织是人和生意的内生因素,是可以塑造和激活的。
比如在经济好的时候,有些企业可以什么都不做就活得很好,但在经济不好的时候,企业的存活就非常依赖组织的韧性和适应能力。看组织,还要看能否从强大的文化与价值观中孕育出优秀的治理结构、科学的决策机制与管理流程等系统能力,能否让产品更优质、服务更人性,能否把个人能力升华为组织能力,把事业部能力转化为集团能力,等等。
人、生意、环境和组织这个分析框架的关键点在于,要在变化的系统中理解投资,高维思考,低维行动。
如何成为成功的价值投资者,成为有激情,并且有纪律性的执行能力的人。
好奇心:很多人不管做什么都是第一名,但是却没有成就。他们不是想了解事情怎么工作的,只是习惯性的想得第一。
思考的独立性:这让一个人在很长的时间里可以成长,这是知识和智慧的复合价值。
诚实:真实和诚实很重要。我不喜欢过度宣传的人,也不喜欢那些把精力放在组织官僚上人。Hillhouse内部也不做150的PPT来兜售项目。谎说了100次,自己都会相信。
同理心而不是同情心:理解客户,员工,分析师和创业者的痛;
一个卓越的创业组织最好的状态就是年轻的状态,依靠内生的组织力,没有包袱、满是憧憬,不假思索、以终为始;在长期主义的范畴中,把组织的基因、商业的逻辑、外界的环境和创业者的个人禀赋贯通融合,实现组织对环境的瞬时响应和对生意的长期助力。